詞條
詞條說明
鑄銅雕塑是雕塑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鑄銅的歷史非常悠久,且技術成熟。鑄銅的工藝要比鍛銅復雜,藝術創作的復原性好,因此適合成為精細作品的材料,很受藝術家的喜愛,尤其人物雕塑較為常見。由于中國人物雕塑起源于工藝美術,因此大部分人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注重人物面部刻畫,并對塑像加彩,塑繪結合,互相補充,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
中國較、大青銅器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器形龐大渾厚,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較重的青銅器,其腹部鑄有“司(后)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為整體鑄成,鼎耳是在鼎身鑄好后再裝范澆鑄的。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經測定,司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顯示出
生肖銅像身軀為石雕穿著袍服的造型,頭部為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獸頭上的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都清晰逼真。鑄造獸頭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而不銹蝕,堪稱一絕。據考證,當年十二生肖銅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一個水池兩邊,被時人稱為“水力鐘”。每日,十二生肖銅像會依次輪流噴水,分別代表全日不同時分,正午時分時,十二像會同時涌射。海晏堂十二生肖噴泉是按
玻璃鋼制作工藝:成品制作前,先將所要制作的產品用特定紅泥巴材料塑造出相應要制作的造型,在泥塑稿制作完成后,翻制石膏外模,然后將玻璃鋼(即樹脂和玻璃纖維的結合物)涂刷在外模內部。等其干透后打開外模,經過合模的程序,獲得玻璃鋼雕塑成品(可做防銅,油漆,彩繪等效果)。鑫祿雕塑多年的專業制作經驗,制作團隊,歡迎廣大新老客戶定制選購.
公司名: 曲陽縣鑫祿雕塑有限公司
聯系人: 代坤朋
電 話: 0312-4981603
手 機: 13315246000
微 信: 13315246000
地 址: 河北保定曲陽縣曲陽高速路口東行2000米
郵 編: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