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垃圾產生量與日俱增,其基本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堆肥。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是通過將垃圾放在焚燒爐中燃燒并釋放熱能后,將余熱回收以供熱或發電;同時將凈化后的煙氣排出,將少量剩余殘渣排出填埋或用于其他用途。焚燒處理技術處理量大、減容性好、無害化徹底,且有熱能回收作用。因此,對生活垃圾實行焚燒處理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有效處理方式。近年來,隨著我國垃圾焚燒
是項目用地省。同樣的垃圾處理量,垃圾焚燒廠需要的用地面積只是垃圾衛生填埋場的1/20-1/15。 二是處理速度快。垃圾在衛生填埋場中的分解時間通常需要7到30年,而焚燒處理只要垃圾的熔點低于850℃,2小時左右就能處理完畢。是能源利用高。每噸垃圾可焚燒發電300多度,大約每5個人產生的生活垃圾,通過焚燒發電可滿足1個人的日常用電需求。從焚燒技術原理分析,盡管垃圾分類有利于垃圾焚燒,但并不能認為垃圾
生活垃圾焚燒是一個劇烈的高溫熱化學反應過程,其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主要來自于高溫焚燒產生的煙氣,社會和民眾最為關切的也是焚燒煙氣,因而煙氣凈化是垃圾焚燒系統配置和運營管理的重點和焦點所在。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發展進步的過程就是煙氣凈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隨著煙氣凈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排放到大氣中的煙氣越來越清潔,而凈化系統截留捕集的細顆粒物—生活垃圾焚燒飛灰(以下簡稱飛灰)變得越來越“骯臟”
垃圾分類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于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后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站后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
公司名: 信和(天津)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 由遠見
電 話:
手 機: 13001425655
微 信: 13001425655
地 址: 北京懷柔雁棲經濟開發區雁棲大街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