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在環境保護領域,尤其是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科技創新無疑是精準治污的有力支撐。目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采取了哪些科技創新舉措?下一階段,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本報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 中國環境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請問,下一階段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 郝吉明:實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今后3年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相繼發布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實施燃煤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為止已經完成5.7億千瓦,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1800多萬輛。同時,11萬多個村莊完成環境綜合整治,近2億農村人口從中受益。重大生態保護和修復
十八大以來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大氣十條”成效顯著
今年是“大氣十條”實施以來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環保部部長李干杰2日表示,五年來,“大氣十條”實施成效顯著,今年年底有望“圓滿收官”。 2013年**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十條措施,明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李干杰在廣東舉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惠州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說,黨
在國際保護臭氧層日即將到來之際,《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下簡稱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結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致賀信,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宣讀賀信并講話。 *在賀信中說,保護臭氧層、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三十年來,蒙特利爾議定書履約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有效遏制了人類活動對臭氧層的破壞,彰顯了國際社會保護地球家園的決心,也為其他全球性環境問題的解決樹立
公司名: 昆山源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陳雪
電 話: 0512-57655118
手 機: 17306171723
微 信: 17306171723
地 址: 江蘇蘇州昆山市蓮花路538號
郵 編: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