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以前中原地區使用稱為耒耜的腳踏耕具。我國牛耕技術的使用,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是人類社會進入一定文明時代的一個標志。耕地就是把土一塊一塊地挨次掘起來,耕作的人需要掘一塊,退一步。這種后退間歇的耕地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傳說早在商代就用牛駕車,也有人根據甲骨文"犁"字初文的象形。通常的牛耕是兩頭或者三頭牛來拉犁耕作。把綆繩拴好,牛套整理好,然后把牛套在一起,扎好肚帶,再扯一根韁繩系在牛耳上,農夫通過扯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民俗傳統的國家,在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各民族中,都有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的各類民俗文化,代代傳承。這些民俗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人物雕塑是以古今中外的各種人物為造型的雕塑藝術,指用各種可塑材料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
中耕除草是傳統的除草方法,生長在作物田間的雜草通過人工中耕和機械中耕可及時防除雜草。中耕除草針對性強,干凈徹底,技術簡單,不但可以防除雜草,而且給作物提供了良好生長條件。在作物生長的整個過程中,根據需要可進行多次中耕除草,除草時要抓住有利時機除早,除小,除徹底,不得留下小草,以免引起后患。群眾在中耕除草總結出"寧除草芽,勿除草爺",即要求把雜草消滅在萌芽時期。 農耕文化,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
壁畫,墻壁上的藝術,即人們直接畫在墻面上的畫。作為建筑物的附屬部分,它的裝飾和美化功能使它成為環境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面。壁畫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繪畫形式之一。早在漢朝就有在墻壁上作畫的記載,多是在石窟、墓室或是寺觀的墻壁,到了現在結合了現代工藝和文化氣息,墻壁作畫越來越多元、個性地發展,更多地被人們在裝修時應用。 景觀雕塑屬于雕塑藝術的一種。主要使用于園林景觀或城市景觀等戶外景觀場所。景觀雕塑區別于
公司名: 河北中雅園林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聯系人: 郭云達
電 話:
手 機: 15530129779
微 信: 15530129779
地 址: 河北石家莊新樂市正莫開發區
郵 編:
¥180.00
廠家直銷景觀刻字黃蠟石|**大型大石頭刻字|風景石|草坪駁岸石
¥5000.00
¥130.00
¥250.00
¥1.00
¥2500.00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