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三皇,一說為歷史時期,即"三皇時代"(公元前?年-公元前3077年),又意為人物合稱,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補原始社會時期的三個**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即燧人、伏羲、神農(即炎帝)作為"三皇"。后期增補的后三皇在不同文學著作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如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有巢氏、燧人氏、
月老爺神像姻緣正神柴道煌較彩鎏金佛像月老仙師紅衣神像雕塑批發廠
月老(yuè lǎo),別名柴道煌,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月老這一形象較初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的《定婚店》中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旅店題名為"定婚店", 月老由此而來,此后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
四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四個神仙,弟兄四個中東海龍王敖廣為大,其次是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四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龍王信仰起源較早,后漸遍及中土。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卻無守土之責。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
文殊菩薩,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佛教菩薩名,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譯,也曾譯為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普賢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