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掌控者,其說始于唐末。十殿閻王,其名分別為: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北陰酆都大帝又稱酆都大帝,地府冥界的較高神靈。古代漢族**傳說中的地獄之主。酆都大帝信仰起源較早,《山海經》中即有鬼國的記載,稱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幡三千里,其枝問東門叫鬼門,為萬鬼出入的地方,門上有
佛寺供奉大自在三寶佛坐像毗盧遮那佛玻璃鋼鎏金佛像型號規格齊全
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三寶佛也稱三世佛,三個佛世界的佛,中間是裟婆世界的*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脅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脅西方較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稱橫三世佛。
三皇,一說為歷史時期,即"三皇時代"(公元前?年-公元前3077年),又意為人物合稱,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補原始社會時期的三個**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即燧人、伏羲、神農(即炎帝)作為"三皇"。后期增補的后三皇在不同文學著作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如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有巢氏、燧人氏、
家用佛堂供奉魁星神像 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的寓意 貼金彩繪魁星爺神像圖片
拜魁星是古老的中國民俗及民間信仰活動。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中國民間謂"魁星主文事"。閩東一帶讀書人于"七夕"較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為北斗七星的**顆星。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一帶, "七夕"這晚,天井里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