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釋迦牟尼(梵文:Śākyamuni ,漢語讀音釋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是佛教創始人。原名悉達多·喬達摩,古印度釋迦族人,生于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部)。本為迦毗羅衛國太子,父為凈飯王,母為摩耶夫人。他成佛后被稱為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民間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稱呼佛祖、如來佛祖。在佛教中記載著農歷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釋迦牟尼誕辰日。 釋迦牟尼少年
姜太公釣魚的故事 姜子牙貼金神像 姜尚樹脂雕像 廠家直批 道教人物神像
姜子牙(約前?-約前1015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商末周初,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兵學奠基人。垂釣于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武官名),尊稱太公望,成為**智囊,輔佐姬昌建立霸業。周武王即位后,尊為"師尚父" ,成為周國軍事統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 冊封齊侯,定都于營丘,成為呂氏齊國的**、齊文化的創始人。輔佐執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
黑龍爺的傳說 廣濟龍王彩繪佛像 龍五爺貼金神像坐像價格 龍神祭祀供奉佛像
四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四個神仙,弟兄四個中東海龍王敖廣為大,其次是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四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四海龍王是中國民間所敬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龍王信仰起源較早,后漸遍及中土。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卻無守土之責。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
文殊菩薩,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佛教菩薩名,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譯,也曾譯為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普賢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