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道教創始人天師道張真人神像坐像 天師張道陵 天師鐘馗彩繪貼金神像 來圖詢價
關于張道陵入蜀的原因,一是“聞蜀人多純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對創教有利;二是“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他想用符、丹為人治病。入川后,他先居陽平山,后住鶴鳴山,還到了西城山、葛潰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煉志。永和六年(141年),張道陵著作道書24篇,自稱“太清玄元”,收徒設教,建立道教基層組織。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漢安帝元年
地府陰神文武判官 牛頭馬面樹脂彩繪神像 十殿閻羅王玻璃鋼坐像批發定制
陰間官名。長相兇神惡煞,但絕大部分都心地善良、正直,職責是判處人的輪回生死,對壞人進行懲罰,對好人進行獎勵。判官寫照:君貌猙獰,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冥府判官長的兇神惡煞、陰險狡詐,但絕大部分都心底善良、正直。
三十三觀音之一滴水觀音佛像訂制 樹脂生漆脫胎觀音大士佛像 工藝精美
三十三觀音之一。 又稱"滴水觀音",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執灑水器,作灑水相;或作右手持瓶瀉水狀。 左手持缽,右手執楊柳枝之立像,表"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之文意。灑水觀音灑下清澈的香水,洗凈眾生深重的煩惱、和因煩惱而玷污的污垢, 意思是將大悲甘露灑向人間,為世人造福。 灑水觀音是普門品中"若為大水"一句的象征。經文上說,"若為大水"只因呼喚了灑水觀音的名字,即被從水災中救出。世間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后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張道陵創建天師道的背景: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