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家用佛堂供奉魁星神像 魁星點斗獨占**的寓意 貼金彩繪魁星爺神像圖片
拜魁星是古老的中國民俗及民間信仰活動。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中國民間謂"魁星主文事"。閩東一帶讀書人于"七夕"較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為北斗七星的**顆星。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拜魁星"儀式亦在月光下舉行,在閩東一帶, "七夕"這晚,天井里往往擺上"拜織女"、"拜魁星"二張香案,仕女聚會一堂,又被分為兩個面面相對不同性別
寺廟供奉合婚聯姻天尊 媒神柴道煌神像坐像 紅衣月老樹脂神像銷售廠家
月老(yuè lǎo),別名柴道煌,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是天庭的一位上仙。月老這一形象較初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的《定婚店》中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旅店題名為"定婚店", 月老由此而來,此后世代相傳,男女老少咸知。
孫思邈,漢族,唐朝京兆華原(現陜西耀縣)人,是*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醫學家,被后人尊稱為"醫圣"。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
包公神像包希仁 包老爺樹脂彩繪神像坐像 包孝肅玻璃鋼塑像 寺廟佛像定制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后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升任
公司名: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
聯系人: 王畔
電 話:
手 機: 13243199594
微 信: 13243199594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唐坡村412號
郵 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