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明朝以后,中國民間常把壽星與福、祿二星結合起來祭祀,合稱福、祿、壽,成為人們的三個福神,作為中國民間吉祥如意象征,故中國民間祝壽時,常在正屋面墻上懸掛福、祿、壽的中堂兩側面壽聯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人們常把福與壽、祿組合在一起來表達一種美好愿望。 福壽雙全——幸福和年壽兩樣齊備。《紅樓夢》*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聰明過我十倍的,怎知如今這么福壽雙全的。” 福壽無疆——愿福氣與壽命沒有盡頭。
在阿育王時代(公元**七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并無佛像可見。從這里,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遺訓,不行偶像崇拜之事。當然,也有可能出于這樣一種心理,即他們以為佛的神圣形象難以描繪,制作佛像是一種褻瀆神圣的罪過。在古代犍陀羅的遺址(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進行發掘時,曾發現過一枚迦膩色迦時期的錢幣,錢幣上鑄有穿著希臘服裝
土地公——福德正神,本名張福德,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正直,體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許許多多善事。一零二歲辭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變,有一貧戶以四大石圍成石屋奉祀,過了不久,即由貧*,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說在他死后,接任的稅官上下交征,無所不欲,民不堪命。這時,人民想到張福德為政的好處,念念不忘,於是建廟祭祀,取其名而尊為
萬龍銅椅的創作者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于杭州舉行的*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藝術精品博覽會。萬龍銅椅高1.86米,長1.64米,總重量達678斤,上刻成千上萬條中國龍。 在“萬龍銅椅”上,金色群龍或具象盤繞、或抽象疊加、忽而騰云駕霧、又似倒海翻江,每一條都姿態各異。“萬龍椅”的制作銅材取自普陀山佛學院、杭州香積寺、天津大悲院和西安大唐財神廟銅建筑工程的余料,其工藝則運用了“熔銅藝術”。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電 話: 0312-4982472
手 機: 13463426868
微 信: 13463426868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手 機: 13463426868
電 話: 0312-4982472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