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四大天王民間又稱“四大金剛”,即東方持國天,名多羅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樂神;南方增長天,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盔甲,手握寶劍,護法神;西方廣目天,名毗留博叉,身白色(另一說法是紅色),穿盔甲,手持蜃(據明·楊慎《藝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順。”有人曰蛇或龍,皆誤)傳法神;北方多聞天,名毗沙門,身綠色(另一說法是金色),穿盔甲,右手持寶傘,左手握銀鼠,降魔施財之神。根據印度佛教傳說,在
龍的定義為: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特征是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生物。后來成為*民族的圖騰象征。龍: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靈異神物,亦乃萬獸**。龍是一種神異動物,具有九種動物合而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較初的龍而言更加復雜。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
韋陀是佛的護法神,佛教中另外還有一位護法天神韋天將軍。相傳他姓韋名琨,是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大神將之一,**32員神將**(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將)。有的人把韋陀與韋天將軍相混。據說,在釋迦佛入涅時,邪魔把佛的遺骨搶走,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從宋始,中國寺廟中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護助出家人。
觀音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同時她也是四大菩薩之一。“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這句古今流傳的俗語,就充分說明了中國民眾崇敬供奉觀世音菩薩的盛況,以及觀世音菩薩在中國民間的深遠影響。印度的菩薩和中國民眾結緣較深的,莫過于觀音,中國民眾對她的崇信遠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電 話: 0312-4982472
手 機: 13463426868
微 信: 13463426868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手 機: 13463426868
電 話: 0312-4982472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