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1、“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較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后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
灸療的適應證與針刺、藥物同樣是十分廣泛的,內、外、婦、兒各科急、慢性疾病,不論寒熱、虛實、表里、陰陽都有艾灸療法的適應證。總的原則是陰、里、虛、寒證多灸;陽、表、實、熱證少灸。但有些實熱證、急性病,如疔癰瘡毒、虛脫、厥逆等,也可選用灸法。凡屬慢性久病,陽氣衰弱,風寒濕痹,麻木萎軟,瘡瘍瘰疬久不收口,則非灸不為功。灸法亦可用于回陽救逆、固脫,如腹瀉、脈伏、指冷、暈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脈起溫。歸納起來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獻記載很不一致。古代文獻記載灸法禁忌頗多,如日月、時辰、食物、氣候、臨時情況等均有禁忌,《針灸大成》載禁忌的穴位就有45個,《醫宗金鑒》記載的禁忌穴位有47個,《針灸集成》載有禁忌穴位49個之多。從現代知識來看,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在某些原來禁灸的穴位上施灸,反而有切實的效果。如鳩尾治癲癇,隱白治血崩,心俞治夜夢遺精,少商治鼻衄,犢鼻治關節炎等。但有些禁忌是有道理的,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
公司名: 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人: 張
電 話:
手 機: 17653027683
微 信: 17653027683
地 址: 山東菏澤單縣經濟開發區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