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韋陀是佛的護法神,佛教中另外還有一位護法天神韋天將軍。相傳他姓韋名琨,是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大神將之一,**32員神將**(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神將)。有的人把韋陀與韋天將軍相混。據說,在釋迦佛入涅時,邪魔把佛的遺骨搶走,韋陀及時追趕,奮力奪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天神。從宋始,中國寺廟中供奉韋陀,稱為韋陀菩薩,常站在彌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護助出家人。
塔(Pagoda)是一種在亞洲及佛教中常見的,有著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東方傳統建筑,塔起源于佛教(浮屠)。塔這種建筑形式緣起于古代印度,稱作窣堵坡(梵文?????(stūpa),巴利文為thupa,漢語“塔”(中古拼音:thap,吐盍切)一詞即從巴利文音譯而來),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隨著佛教在東方的傳播,窣堵坡這種建筑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較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筑形式。
。為美化城市或用于紀念意義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一種。又稱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鋁、玻璃鋼、砂巖、銅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通過雕、刻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杰作,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長年研究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架地動儀[1]。地動儀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在每條**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電 話: 0312-4982472
手 機: 13463426868
微 信: 13463426868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手 機: 13463426868
電 話: 0312-4982472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