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從公元七世紀印度佛教傳入吐蕃以后,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之間各自互相吸收了許多對方的內容而各自得到了發展,因為印度佛教與本波佛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波佛教的內容,使其能夠較深入地根植于當時的社會并逐漸發展成為了現代的“藏傳佛教”
在佛教看來,只要虔誠地信奉千手觀音,就有“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等四大好處。 千手觀音為觀音部果德之尊。“千”為無量及圓滿之義,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圓滿無礙。根據《陀羅尼經》云:千手千眼觀世音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眾生之機,相應五部五種法,而滿足一切愿求。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閻浮堤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并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杰作,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經過長年研究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架地動儀[1]。地動儀利用了力學上的慣性原理,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在每條**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簡稱,由于形相皆以釋尊為主體,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理想特征,各尊佛像的形體、容貌和姿儀皆祥和、寧靜、端祥、莊嚴。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的。在佛教產生后的六**間,佛教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在印度,直到公元一世紀前,并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電 話: 0312-4982472
手 機: 13463426868
微 信: 13463426868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
公司名: 唐縣藝都雕塑工藝品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 孫會琢
手 機: 13463426868
電 話: 0312-4982472
地 址: 河北保定唐縣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工業區
郵 編: 07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