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一般佛教的佛菩薩圣像多數是眼簾微斂、面露慈光的“俯視眾生”,顯示出佛教“慈悲”的特質。一般的道教神像有不少濃眉上揚、雙眼圓睜,表示出威武逼人、剛毅不拔的神氣,比如關帝。佛像與道教神像的差異,還可以從手勢、器物、服飾上來區分。佛菩薩的手勢一般有結印與放光接引等種種姿態,有的則手執蓮花、凈瓶、摩尼寶珠等,代表清凈、光明、善美;道教神像則一般都是仗劍執?,或手執長槍、金剛杵等兵器,代表善惡分明、替天行道
三大老母是指西王母、九天玄女、黎山老母。1、西王母在道教中,西王母是女仙,主宰陰氣、的女神。西王母初是一個中原之外的部落神,具有圖騰性質。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尾,穴處,名曰西王母”。2、九天玄女原是中國上古中的傳授過兵法的女神,后經道教
佛、菩薩、(阿)羅漢的根本區別: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自覺、覺他(阿羅漢):自覺;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較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較低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較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回就叫阿羅漢。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據佛經上說,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盤,住世濟人。西元二世紀師子國(今與斯里
阿彌陀佛!大德!佛教供養非「神像」,應稱「佛像」、「菩薩像」供養的佛像概括四類、供養方式分好多類一、供養佛像1、佛2、菩薩3、羅漢4、明王(密宗)、護法神(神像)二、供養方式(一)二種供養,據《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之說,有:(1)法供養,指善於聽聞大乘正法,或廣或略。(2)財供養,指飲食等四事供養。據《大日經供養法疏說》有:(1)理供養,指以證入真實之理為供養。(2)事供養,指供養香花等。(二)三種
公司名: 鄧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廠
聯系人: 李總峰
電 話: 0377-65612890
手 機: 15083418129
微 信: 15083418129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南古村
郵 編: